热血点亮生命,榜样传递力量

来源:
本站
责任编辑:
黄梅深
发布时间:
2025-10-31

摘要: 长期以来,我校始终将无偿献血作为传递爱心、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,号召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我校紧密结合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积极联动来宾市红十字会、市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动员活动,向师生普及血液健康与公益知识、组织校园主题班团课,献血车进校园专项活动等,致力于营造出“献血意义深植于心,公益奉献实践于行”的浓厚氛围。



 

当一袋袋温热的血液从臂弯流入储血袋

当一张张献血证在阳光下闪耀

当无数陌生人的生命因这份奉献而重获希望

这,便是无偿献血最动人的模样


血是生命的源泉,爱是希望的曙光。每一次无偿献血,都是对生命的守护;每一份热血传递,都是对责任的践行。

长期以来,我校始终将无偿献血作为传递爱心、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,号召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我校紧密结合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积极联动来宾市红十字会、市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动员活动,向师生普及血液健康与公益知识、组织校园主题班团课,献血车进校园专项活动等,致力于营造出“献血意义深植于心,公益奉献实践于行”的浓厚氛围。


一、榜样力量:热血青春映初心


2025年8月,我校张民银同学荣获2022-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“一星级”奖张民银、莫健宁、马伟善、张金燕四位同学荣获“来宾市2025年度无偿献血公益奖学金”!他们凭借个人优异成绩及长期投身献血事业、志愿服务的卓越表现,成为青春与奉献的“最美代言人”,他们的故事,是当代青年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的生动注脚!

张民银

我是来自道远消防学院建筑消防技术2317班的张民银。在校期间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外联部部长。我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志愿者活动,目前志愿服务时长为569.5小时,第二课堂学分为120.5分,献血全血2次,血小板7次,总计3400ml。荣获2022-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“一星级”奖;校青年志愿者协会2023-2024年度“优秀志愿者”、“优秀干事”。首次参与无偿献血时,心中存有几分拘谨与不安,但随着献血次数的累积,这份顾虑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——我的血液,或许正为某个等待救助的生命带去希望与温暖。

莫健宁我是来自航空工程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231班的莫健宁,预备党员,在校期间任校楼管会楼长。目前第二课堂学分为142.5分,献血6次,总计2000ml。从第一次献血时,我紧张地问护士“疼不疼”,到现在第六次献血,撸起袖子就像平常打针一样自然。我时常想着我的这一袋血,说不定能帮到住院的病人,让他们能多一分希望。六张献血证叠在掌心,虽不厚,却装着比数字更重的意义:原来最温暖的连接,是用自己的一点微光,照亮别人的生命之路。

马伟善

我是来自通识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231班的马伟善,共青团员,在校期间任校学生会活动部的干事及班级的体育委员。在参与无偿献血的过程中,我读懂了“奉献”两个字的重量,生命的价值在于付出而非索取。看着血液缓缓流入血袋,懂得了“赠人玫瑰”的真切含义。它不像物质捐赠那般具象,却能在看不见的地方,为陌生的生命注入希望。

张金燕

我是来自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234班的张金燕,在校期间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外联部干事,同时也是来宾市蓝天救援队秘书组成员。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目前桂志愿服务时长为306.7小时,第二课堂学分为109分。当我挽起衣袖参与无偿献血,当我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,我终于懂得:真正的志愿精神从不是单程的奔赴,而是在生命与生命的交融中,让善意化作双向奔涌的浪潮——我们给予的每一滴热血,都将点亮他人的生命;我们付出的每一份温暖,终将回流成滋养心灵的甘泉。

二、热血传承:无偿献血,点亮生命之光


为缓解我市当前临床用血紧张,保障临床用血的供应与安全,同时增强我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,10月下旬,校团委联合学工处组织开展了“热血青春,为爱举手”的无偿献血动员主题班团课,在校内营造了热心公益、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,并联合来宾市中心血站在校内开展“无偿献血进校园”活动,鼓励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。

一、硕果累累:志愿服务成果获社会认可

在我校往期的“无偿献血”活动中,同学们用行动诠释了“青春无悔,热血有情”的信念:有的同学克服恐惧第一次挽起衣袖,有的同学连续多年坚持献血,还有的同学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,协助完成献血宣传、现场引导、后勤保障等工作,以专业、热情的服务赢得了血站工作人员和献血者的一致好评。

四、结语

 “当代青年该是什么模样?”面对这一问题,我校青年学子们用行动给出答案:是责任——在血库告急时挺身而出,用热血填补生命缺口;是链接——以共情为纽带搭建公益新场景,让献血车变身青春打卡地,使善意在互动中自然生长;是传承——从“被感动”到“去感动”,让善意如涟漪般扩散。

未来,学校将继续秉持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和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将无偿献血工作作为我校师生思想引领、校园精神文明建设、社会实践与公益志愿服务教育的重要内容。


(来源:校团委   文字: 姚旋璇   图片:校团委、来宾市中心血站   编辑:黄梅深   初审:黎  柳    复审:汤曼萍、韦广灯、丁海美   终审:秦樟连)



内容识别码:C20CB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