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来源:
- 本站
- 责任编辑:
- 黄梅深
- 发布时间:
- 2025-05-09
摘要: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以及2025年全国“两会”精神,及时将的党创新理论融入到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教学,有效提升教学质量
摘要: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以及2025年全国“两会”精神,及时将的党创新理论融入到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教学,有效提升教学质量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以及2025年全国“两会”精神,及时将的党创新理论融入到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教学,有效提升教学质量。5月7日下午,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“形势与政策”课集体备课会。学校党委书记、政府督导专员黄凯义、党委副书记,政府督导专员秦樟连出席备课会。
备课会上,“形势与政策”教研室主任卢勇华对本学期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的教学选题、教学安排、教学目的和教学纪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。研讨环节,与会校领导和教师根据自身前期学习和备课的成果,围绕本次备课重点、难点,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,分享了感受和体会,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路径,提供了很多思路和材料,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本专题教学内容。
党委副书记、政府督导专员秦樟连对集体备课内容进行点评。他强调,课程选题要贴合思政课教学目标、学生生活实际,聚焦大学生关注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,主动回应学生关切、释疑解惑,引导广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,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学校党委书记、政府督导专员黄凯义作备课点评与工作指导。他指出,要深刻把握思政课“立德树人关键课程”的定位,坚持守正创新,主动回应时代关切与学生需求,一要强化政治担当,立足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根本问题,锚定思政课铸魂育人核心功能,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;二要坚持改革创新,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,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,打造“有深度、有温度、有热度”的思政课堂;三要注重教学实效,强化课后反思与质量评估,推动思政课提质增效。
本次集体备课由“形势与政策”教研室主任卢勇华主持备课会,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参会。
(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文:莫达兴 编辑:黄梅深 初审:谢汝宣 复审: 汤曼萍、韦广灯 终审:秦樟连)